咨询电话:021-68506586
您的位置: 首页 > 产品中心 > 牛皮纸

牛皮纸

南京女孩10年时间复原设计50多套古壁画汉服

来源:leyu乐鱼全站App下载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7-13 01:31:49

产品详情

  月满人间,灯火如昼。今年上元节秦淮灯会,一群群身着汉服的少男少女雀跃而过,盈动着春的气息。望着街上随处可见的汉服穿搭,南京汉服设计师张则宁眼眶有些湿润——现代的人们穿着汉服走出家门这一小步,用了快20年。

  2003年,韩剧《大长今》爆火。许多年轻人争相效仿韩服穿搭。同年11月的一天,河南郑州的电力员工王乐天身穿汉服上街,在全国掀起汉服复兴的讨论,他也被称为“当代汉服复兴第一人”。

  褒贬不一的讨论,让当时正在上海读大学的张则宁困惑不已:汉服明明是中国传统服饰,为何由于“韩流”的冲击,让不少人误认为汉服就是韩服,深藏血脉的中华文化认同感,从何处找寻?

  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。”来自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的这句话,被汉服爱好者们衍生出群体自称——“同袍”。当时张则宁因为爱汉服,参加了汉服社团,在和“同袍”们的讨论中,他们决定从制作汉服、穿着汉服入手,让更多人了解汉服文化。

  当时市面上罕有汉服商家,专职设计汉服的人寥寥无几,爱好者们只好自己动手缝汉服。张则宁利用论坛、贴吧在网上认识了一群“同袍”,大家互相传授汉服的设计制作的过程,相互鼓励打气。这群人中,有教师、学生、工人等等,没有学历、工作领域等的桎梏。“信而好古”“逸秋”……时隔多年,张则宁仍清晰记得最初做汉服“同袍”的名字。

  2005年5月,上海的汉服“同袍”们组织了一次聚会。为了参加这次聚会,张则宁在旧报纸上画出汉服的大样,自己花十几元钱买了布料,送到一家藏身在菜市场里的裁缝铺子,请师傅照着大样做一件汉服。

  “你怎么想要做这么一件衣服?”师傅很惊讶,但实际裁剪制作却并不让师傅感到为难,“我们老家农村做的衣服很多带盘扣、斜襟,形制上有相通的地方。”加上手工费,这件汉服不到百元。

  2007年,张则宁即将大学毕业。眼见汉服设计前路迷茫,她忍痛放弃将其作为主业的想法,转身投入实验室,继续自己的专业——水泥材料分析。然而,翻阅汉服书籍、闲暇时设计汉服,汉服依然没有走出她的生活。后来,她的丈夫问她:“你既然喜欢,何不把它变成事业?”

  2013年,张则宁辞去工作,开办汉服工作室。但热爱与真正将其变成一种事业,是两码事。她坦言,虽然自己掌握一些制版知识,但对于印花、配饰制作等方面还一窍不通。这条路,能坚持多久?她心里没底。

  “我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。”在张则宁看来,虽然设计汉服的人很多,但一针一线还原传统汉服的人凤毛麟角。敦煌莫高窟、榆林窟、法海寺、永乐宫……这些古迹中的壁画,成为她创作的灵感源泉。

  身披尘沙的敦煌莫高窟中,千年壁画仍绽芳华。站在这些凝结着千年智慧的壁画前,张则宁受到深深的震撼。相较于熙熙攘攘的敦煌莫高窟,不少藏有精美壁画的古建筑门可罗雀,“永乐宫、法海寺这一些地方的壁画,无论是审美高度还是绘画功底,都不输于敦煌莫高窟”。

  “站在永乐宫两三米高的壁画前,我仿佛接收到穿越千年历史而来的讯息。”张则宁的眼睛亮了起来。永乐宫壁画也成为她复原的第一件作品,“如果这些壁画不能被更多人看到,就不能打动更多人。”

  复原壁画上的汉服,并非临摹一幅画那样简单。张则宁解释,首先,绝大多数壁画只能看到人物的正面,因此服饰背面样式结构需要进行推断。其次,壁画经过多年氧化,部分颜色已经褪色,纹样缺失,给复原造成很大困扰,“有一次做一套渐变色的衣服,光是选颜色就打了8次样。”

  《楚辞飞鸟绘》《中国织绣收藏鉴赏全集》《宝宁寺明代水陆画》《佛教的纹样》《瓷里看中国》……张则宁的书架上,满是从绘画到织绣技法的各种历史典籍。她一遍遍翻阅,视若珍宝。对传统服饰原型的极致考究,成为她重现汉服文化的密钥。

  泡在南京博物院学习,重走林徽因在山西等地的古建筑寻访之路,并非美术专业出身的张则宁,许多知识必须从零学起。自学色彩、素描,她每天泡在画室中一练就是3个小时。为了节省本金,她还自学传统妆造复原、拍摄布置。

  壁画《平阳府朝元图》1936年被日本商人从山西晋南(现山西临汾)盗运出国,流落到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。一位关注张则宁已久的加拿大留学生,把这幅壁画拍照发给她。张则宁决定复原这幅壁画上的汉服,反复寻找更高清的壁画细节图片,设计、画图、打样、缝制……最终,流失国宝中的人物,以“汉服复刻”之身重回故土。

  以敦煌莫高窟凉国夫人像复原出《仙蕙》,从唐懿德太子墓女官线刻画复原出《重润》……10多年来,张则宁跑了10多个城市,复原了50多套不同朝代的汉服。光复原一套壁画上的服饰,就得花一两个月。

  “真的很喜欢衣服样式,可是颜色太艳丽了,不加上浓厚的妆造无法穿出街,不够日常。”张则宁的坚持并非人人都能理解,类似的评价也收到过不少。她坦言,自己的顾客多半是因为参加汉服比赛、走秀而购买,这也代表着,销量有限。去年,她专门去山东曹县考察,看到汉服产业化的蓬勃场景,但认为曹县大规模批量化的汉服生产模式并不适合所有工作室,“每个汉服设计者的定位不同,比如曹县一些汉服的成本能控制在百元以内,而我们做的复杂汉服,一件裙子就得用近6米的布料,成本近千元。”

  还有同行嘲笑她“懂汉服,但是不懂生意”。张则宁也曾推广过一款售价只有100多元的低价汉服,卖出了几千件。“但是太累了,订单大量涌来,如果做工无法完全跟上会‘自砸招牌’。作为汉服工作者,我还是坚持严格要求自己,维护传统标准形制。”

  逐渐地,张则宁和她的作品受到慢慢的变多的认可。南京博物院的“博物馆奇妙夜”、大运河博物馆汉服表演、西安大唐芙蓉园、山西博物院、华裳九州展示活动……张则宁带着自己设计的汉服走上了更多的舞台。在大唐芙蓉园外景走秀时,突如其来的暴雨把灯浇灭了一半,但是前排还是挤满了观众,张则宁瞬间热泪盈眶。

  “2005年左右,我穿着汉服上街被人‘指指点点’。”现在,看到街上年轻男女自信地穿着汉服,小朋友们的新年服装有不少就是汉服,张则宁笑眯了眼:“多棒啊!”“太好了!”“太难得了!”

  汉服热升温,坚守汉服复原的张则宁希望,同行者能多一些,挖掘更多传统服饰文化的宝藏。“我们的祖国民间传统文化太丰富了,汉服有足够的文化承载力和挖掘潜力。”去年冬天,她走进我国越窑青瓷发祥地——上林湖,湖岸坡上随处可见的破罐残瓷和湖面映照一体,远处的千峰翠色仿若瓷的釉色。于是去年她又开始有效学习陶瓷课程,打算将陶瓷的元素引入汉服。

  “服饰传递的是文化内核,也许客人此前并不知晓,但通过我的衣服了解到了永乐宫、法海寺,何乐而不为?”张则宁记得,当一位顾客买了永乐宫复原款,在永乐宫特展前拍照打卡发给她的时候,她看到了文化的活态传承,更看到两个女孩跨越千年的“美学对话”。

  “保护传统服饰的最好办法,就是将它穿出去。”一位汉服爱好者说。渐起的汉服风,是慢慢的变多的人穿出来的。汉服文化不再像以往“圈地自萌”,而是破除年龄、职业人群分类,一展传承千年的文化自信。不停氧化消失的古壁画,和汉服工作者们的复原脚步交错前行,涌动着民间传统文化不灭的春潮。

相关推荐